☆訪客便利貼★

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

髂骨關節毛病


髂骨關節毛病


骨又稱「薦骨」,與盤骨的髂骨接連,形成髂骨關節。髂骨關節(sacro-iliac joint)共有兩個,位於盤骨後面。與恥骨關節一起,合併為一組既穩固又能夠活動的架構【如圖】。



現今的解剖學,已經肯定髂骨關節是屬於動關節 (diarthrodial joint) 類別,並且擁有真正的滑膜組織(synonvial tissue) 。每個關節大約有3至5度活動角度。滑動及旋動是髂骨關節的正常活動模式。當行走時,髂骨關節所產生的迴轉運動,有助大大減低從地面傳來的衝力,減少脊骨和盤骨所受到的壓力及傷害。


在半個世紀以前,即使在醫學發達的國家中,如美國、澳洲、加拿大及英國,除了脊醫外,大部分的醫療人員,都認為髂骨關節的活動能力太少,不會產生任何動關節的毛病。但是早在一九一一年,脊醫醫學中,已經有不少文獻,描述了髂骨關節錯位所產生的徵狀,及記載著怎樣以獨特的手法來治療髂骨關節錯位。


髂骨關節形狀扁平,面積闊大,是脊柱上最大的關節。在髂骨上,關節面呈凹狀;在骨上,關節面呈凸狀,屬於平面的關節。這類關節,結構非常簡單,在乘擔重量方面十分有效。但是,關節的穩定性卻遠遠不及其他的關節類型好。加上髂骨關節的穩定性主要是由關節的肌肉、肌腱和韌帶等等軟組織所提供。如果這些軟組織因為缺乏運動,姿態不良,或工作過勞而損傷,就很容易引致髂骨關節錯位。時間久了,更可以引致退化性關節病變。




所有脊醫都會認同,髂骨關節毛病,是引致下腰痛的主要成因之一。當髂骨關節出現錯位時,多數患者會發覺,痛楚感覺集中在髂骨關節下部,位於臀部中,範圍約3 x 10 cm【如圖】由於髂骨關節是經L4, L5和S1及S2的神經線聯繫,與坐骨神經的神經線聯繫十分接近,所以髂骨關節錯位的徵狀與坐骨神經痛的徵狀有不小相似的地方。還有,患者會感覺到坐下時臀部痛楚增加,痛楚感覺會伸延至髖關節,小腿外側,後側,甚至腳部及腳趾【如圖】,臀部肌肉會有痙攣現象。常常有牽涉痛現象(referred pain)出現於L2, L3,L4,L5,S1和S2皮膚神經區域。患者可能會因為行走時感到髖關節痛楚,而出現跛行步姿。 在檢查患者時,常會發現患者有假性長短腳現象。患者的痛腿,可提升至七十至九十度才感覺到盆骨痛楚。失足跌倒,臀部地;轉身搬動重物;起床時姿勢不良;或是行走在不平坦的路上而失足等等,都是引發髂骨關節錯位的常見原因。 


在治療髂骨關節錯位方面,由於仍然有不少醫療人員忽視髂骨關節的重要性,誤把髂骨關節錯位當作腰椎間盤突出症、急性腰痛、骨質增生或坐骨神經痛等等病症來處理,令到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,收不到預期的療效。只要正確地診斷出毛病,於處理髂骨關節錯位,脊醫有多種既安全又有效的處理方法,可以有效地為患者治理。


 


作者︰


梁濟康脊醫


脊骨神經科醫生



本文曾刊登於信報財經新聞20012年11月9日星期六醫療寰宇版


參考:http://www.chiropractors.com.hk/sijoint.htm


☆華哥觀點★


最近骼骨關節有些酸痛!


氣下不去!


因此就往頭頂上衝!


晚上比較多夢!


得好好給它按摩一下了!


因此脊椎的酸痛絕對要去注意哦!


身體有摔過或扭傷造成體內五臟六腑的氣血不通!


可就折磨人了!



超讚的刮痧按摩油 
 
 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