☆訪客便利貼★

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

腦神經系統與靈修經驗【上】




腦神經系統與靈修經驗【上】


 


【靈性網站導讀】讀書會


 


導讀主題:腦神經系統與靈修經驗【上】


 


主持人:豆豆姐


 


感謝資料整理:Sarah


 


 


^(≧▽≦)/


Deeksha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移駕到愛的森林的部落格,去發現更多的寶藏吧!


 


 



這篇文章來自於我們【靈修網站導讀】讀書會,豆豆姐所分享的資料,她敘述了她接受Deeksha時的平靜感,並進而探討能量流動對身心狀態的改變,開始研究靈修與腦神經之間的關連為何。


 


  我自己第一次接受Deeksha時,也感覺到非常地美好與平靜,那唱頌猶如水波振動,一波波地擴散在空間場地中,讓身心沉浸在微妙的舒適感之中。


 


  自己本身在靜坐時,也發現靜坐對於身心有很大的助益,它可以減緩心中的焦躁與不安,也可以為身體快速地補充能量,在疲倦時,靜坐或坐著養神,確實在短時間內能夠收到功效,這讓我覺得很神奇,也對豆豆姐這篇文章特別地感到興趣。


 


  所以就先行地整理一下當天豆豆姐所分享的資料,對Deeksha有興趣的人,請移駕到豆豆姐的部落格,愛的森林,去發現更多的寶藏吧!


  


神秘的宗教經驗,只是腦部活性的轉移?


  達賴喇嘛受邀於2005年美國神經科學學會的年會中談「靜坐的神經科學」提及,佛教徒應該接受清楚明白的科學證據;如果科學證明佛教教條有誤,就算是佛祖的話,也要予以修正。


 


  這裡所說的「科學證據」就是「腦波」的變化。達賴認為,佛教與神經科學的目標之一,都在於解決受苦的人類心靈。他說佛教徒利用靜坐來控制負面情緒,已有百代歷史,比西方精神科學悠久得多;因此,神經科學應該研究靜坐對腦的影響。他還強調,人的道德與慈悲心跟不上科學的進展,因此,科學家與宗教家更應該攜手合作,解決人類心靈的問題。


 


  因此,西方醫學科學家就進行一項西藏喇嘛或是練習靜坐者為受試對象,進行腦電波以及腦部造影的測定研究。其中,以賓州大學核子醫學醫師紐伯格(Andrew Newberg)及精神醫師達齊立(Eugene d'Aquili)利用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攝影術(SPECT)在喇嘛身上,記錄靜坐時腦中區域活性的變化,結果最有意思。他們發現在前額葉及視丘的一些部位,活性有所上升;反之,於頂葉某些區域的活性,則有下降。


 


  靜坐的人,前額葉有好些區域的活性增加,代表這些人其實處於專心的狀態,而非全然地放鬆。


 


  同時,靜坐時,頂葉上後方功能下降;這部分的腦區接受了來自觸覺、視覺及聽覺的訊息,整合出身體在三維空間當中的影像,也就是本體感。正常人就算閉上眼睛,都知道自己的五官手腳都在什麼位置,也曉得自己是坐是站。整體而言,該腦區讓我們分辨出哪些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,哪些則不屬於自己。中風的病人如果傷到這塊腦區,行動就有問題,因為他們不曉得身體的各部分位置以及身在何處,就算運動神經及肌肉都正常,仍舊寸步難行。


 


  曉得了頂葉上後方的功能,也就不難看出,該處活性的下降,與靜坐進入狀況的人出現物我相忘及天人合一的自我超越感,可能具有的關聯。由於少了本體感,造成靜坐者出現身心分離、靈魂出竅的感覺(一如瀕死經驗);就好比褪下了臭皮囊,只剩下專注於某種單純思念的前額葉。


 


  除了西藏喇嘛外,紐伯格及達齊立還以一批天主教修女為受試對象,這些修女利用專注祈禱,也能獲致前額葉活化及頂葉抑制的類似結果。對這些修女而言,她們感覺自己在祈禱時與上主更接近,甚至合而為一;這是她們和喇嘛最大的不同點。


 




大腦構造簡述及功能解析


 


大腦分額葉、頂葉、枕葉及顳葉等四大區域:


 


 


  前額葉位於腦的前半部,在人類大腦當中,比起其餘腦中的「葉」,這是最大的一部分,而有些動物的腦幾乎不存在額葉。負責控制抽象思考、判斷、語言能力、肌體運作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。額葉可計畫、協調以及執行一個人的行為。一些前額葉受損的患者常可見到社會行為異常及人格改變,會由理性變得衝動而缺乏自制能力。


 


 


  頂葉(Parietal lobe)為處理各類感覺訊息(包括痛覺、觸覺等)的中樞,同時也和語言、記憶等功能有關。


 


 


  枕葉(Occipital Lobe)主要功能包括處理視覺訊息,例如初級視皮層V1就位於枕葉。


 


 


  顳葉(Temporal lobe)位於額葉和頂葉的下方、枕葉的前方,顳葉內側的海馬體在形成記憶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此外還負責聽覺訊息的處理,和語言相關的韋尼克區亦位於此區。


  美國心理健康研究院的 朱迪斯教授對人的大腦進行了長達10之久的掃描研究,研究對象包括從4歲的兒童到25歲的成年人。結果發現人在成長過程中,大腦也經歷了一個從後部向前部逐漸成熟的過程,最後成熟的部分是位於大腦前端的突出部(前額葉),據稱這個部分主要是負責推理和解決問題的。


 


  大腦進化最早的部分在人們大腦的發育過程中也是最早成熟的部分,主要負責的是人們基本的生活需要。但是大腦皮層上的那些臨時葉瓣,就是最后發育成熟的部分,負責思想和推理。


 


  前額葉為最重要。前額葉受損的病人,就算身體的感覺運動並未受到影響,但卻似變了個人一樣:他們變得莽撞、缺乏前瞻性,無法與別人產生情緒的互動。因此,前額葉被視為自我的所在,行為的執行長。


 


憂鬱症的腦波解析


  美國宇宙大學音樂治療研究所所長 謝汝光 針對憂鬱症曾發表提及:


憂鬱症患者的額葉不活動(無活動力),但卻將意識情緒過度活化,因此,憂鬱症患者沒有動機或慾望做任何事情,但卻病態的集中在他們的情緒狀態上『自怨自艾』。


 


正子掃瞄(PET)看憂鬱症在大腦的變化


憂鬱症的大腦變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大腦部位



   



 



    



前額葉



認知能力、情緒控制



血流減少



極端憂鬱或煩躁



額葉



動作、認知、協調



體積變小



無生氣、注意力分散、動作緩慢



緣葉系統



感情、情緒、反應



血流減少



畏縮、情緒低潮、焦慮、罪惡感



海馬回



記憶



體積變小



記憶力減退



杏仁體中心核



記憶、情緒反應



體積變小



焦慮、記憶力減退



 


  前額葉主要負責調整左右腦協調功能,前額葉主要掌管思考、計劃及執行力,同時對於情緒的控制,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憂鬱症患者當能量無法達到前額葉時,則情緒無法控制,容易流於幻想,無法正確思考,無行動力。使用前額葉的音樂,則可增加其行動力。


 


  從以上的引文,我得到一個結論,就是人類最晚進化、與眾不同的前額葉,掌管了我們的理性以及情緒控管,也代表了一個人的心境、感知能力等,而靜坐及能量療法所造成的腦波變化,會影響刺激這個部份的活化,讓人的情緒平靜,感受到寧靜與詳和。


 


  不過,人類的情緒並非只有平靜溫柔這種陰性品質,也同時有著熱情與活力的陽性品質,讓人積極進取,奮鬥向前,而前額葉又同時掌管了計劃與執行力,在這個部份上,是否也可以讓靈修人變地較為積極與健康,願意實現自我夢想?


 


  我不能否認,神秘經驗會給人很大的震撼,並給予人生活的推力與追尋,但同時也可以觀察到,有些人在經驗過這樣的體驗後,並沒有更加地落實。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Eileen感謝豆豆以及Sarah導讀以及資料整理詳述內容,讓我們更進一步理解所謂的靜坐也好、冥想也罷,在在都能讓我們進入「合一」的神秘體驗,所以老子說,玄之又玄,真實不虛也!



 


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bHXUhV.BHB6kHTXnvwLUjw--/article?mid=413


☆華哥觀點★


感恩Eileen的分享!


Deeksha是很深層的更換人的意識成為神的意識!


這裡有很深的介紹!


了解這個中間到底是如何運做的!


深入了解就會明白這中間含有什麼禮物!


:)



沒有留言: